北海市一艘渔船拍卖,3人报名竞拍,却被人底价4.8万捡漏买下
发布时间:
2024-09-28
北海“白菜价”渔船拍卖引热议:4.8万圆梦渔夫,是机遇还是鸡肋?
近日,北海市一艘渔船的司法拍卖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。这艘名为“桂北渔30597号”的木质渔船,船长11.5米,船宽3.5米,总吨位26吨,起拍价仅为4.8万元,最终也以这个价格成交。不少网友惊呼:“这价格简直跟买辆二手车差不多!”、“4.8万就能圆渔夫梦,太值了!”也有人表示怀疑:“这么便宜的渔船,能捕到鱼吗?”、“会不会有什么隐患?”
“白菜价”渔船背后的故事
“桂北渔30597号”并非什么新船,它建造于2001年,船龄已超过20年。船体材质为木质,而非更耐用的钢质。此外,它装备的是流刺网,主要用于捕捉近海的上层鱼类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它的价格相对较低。
“流刺网”:古老的捕鱼方式,饱受争议
流刺网是一种古老的捕鱼方式,利用细丝编织的渔网缠住鱼类的背鳍、胸鳍和鱼鳃,使其无法挣脱。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,但存在着不少争议。
一方面,流刺网容易误捕非目标鱼类,甚至包括海龟、海豚等保护动物,对海洋生态造成一定影响。另一方面,流刺网捕捞上来的鱼类,往往挣扎时间较长,导致鱼体损伤,影响鱼肉品质。
专家观点:低价渔船有利有弊,需谨慎考虑
针对此次渔船拍卖事件,我们咨询了海洋渔业领域的专家。专家表示,低价渔船对于一些想要从事近海捕捞的个人或小型渔业合作社来说,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机会。
“4.8万元的投入,如果经营得当,可以带来稳定的收入,比外出打工强很多。”专家说道,“但也要看到,渔船捕捞并非易事,需要掌握一定的捕鱼技巧,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,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。”
专家提醒,有意购买低价渔船的人,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:
评估自身能力: 是否具备捕鱼经验,能否应对海上作业的风险。
了解当地政策: 不同海域的捕捞政策不同,需要提前了解相关规定,避免违规操作。
检查船只状况: 木质渔船容易老化,需要仔细检查船体状况,确保安全。
考虑市场行情: 了解当地海鲜市场的供需情况,选择合适的鱼类进行捕捞。
理性看待“渔夫梦”,莫被低价冲昏头脑
“桂北渔30597号”的拍卖,无疑为一些人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圆梦渔夫的机会。然而,我们也要理性看待“渔夫梦”,不要被低价冲昏头脑。
渔船捕捞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,需要付出汗水和努力,才能获得回报。如果仅仅是被低价吸引,而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最终可能会得不偿失。
结语:
北海“白菜价”渔船拍卖事件,引发了人们对近海渔业、渔民生活以及海洋生态的关注和思考。我们希望,未来能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近海渔业的可持续发展,让渔民朋友们能够在碧海蓝天下,收获丰收的渔获,也守护好我们共同的海洋家园。
欢迎评论区留言,分享你的看法!
对此你有什么看法,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,记得点赞关注,咱们下次见。本文仅供参考,不构成任何建议或指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。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