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嘉德2022春拍 古典明清家具 工艺品专场图赏
发布时间:
2024-09-23
Lot 4613
当代
铁梨木独板架墩大画案
材质:植物学拉丁文名Mesuaferrea L.
学名:铁梨木
L:270 cm,W:73 cm,H:84 cm
RMB:600,000-800,000
大画案以铁梨木制,独板面无瑕,素混面,以两架墩支撑。架墩圆材腿足,腿足上部安两横枨,裹腿作,横枨间有两矮老,其间镶嵌三块挖渔门洞的绦环板。横枨与腿足上部装光素牙头,用来加固。腿足间装齐平的管脚枨,枨下安光素刀牙板。大案风格豪放拙朴,又不失古朴文气。
第三部分为木艺斋收藏的两件明清宫廷家具,各有特色。
Lot 4619
清乾隆
紫檀有束腰嵌仿玉璧纹的宝座
L:104 cm,W:75 cm,H:120 cm
RMB:3,800,000-5,000,000
展览:《物我同修——木艺斋和古典家具》,嘉德艺术中心,2022年1月24日至3月2日。
出版:《清代家具》(修订本),田家青编著,文物出版社,2012年5月第一版,第122-123页。
此宝座紫檀制,背板及侧面板均以起伏错落的拐子纹边框攒接而成,拐子纹沿边起阳线,中间镶嵌板心,板心上粘贴仿古玉纹饰,亦沿边起阳线。乾隆好古玉,于是家具中出现了仿古玉纹饰,由此可见一斑。背板中部高起呈书卷状,这也是清朝的一大特色。座面格角攒边框镶嵌板心,边抹光素,上舒下敛至底压边线,束腰打洼作,有托腮。腿足直落于底座之上,与牙条、边抹以抱肩榫相接,透雕拐子纹,纹饰沿边起阳线,腿足与牙条通透的设计,使深沉的宝座更添灵动的气息。底座后配,与宝座保持了一致的风格,座面格角攒边框镶嵌板心,有束腰,腿足与牙条齐平,为透雕的拐子纹。
此宝座为苏式宫廷御用家具,座面底部乾隆时期的铜漆,尚保存基本完好,系自清代末年流散于国内民间的清宫宝座最完整者。
清隽明朗——明清古典家具精品
Lot 4561
清早期 黄花梨四出头大禅椅
69.5×69.5×94.7 cm
禅椅通常坐高较低,坐深较深,坐面宽大,较一般靠背扶手椅宽大,便于跏趺打坐。在如此规范内的禅椅,目前存世者可知三件,分别见于前美国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馆、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和翦淞阁珍藏。其中,前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馆的禅椅同为黄花梨制,是南官帽椅式样,全部圆材;而清华所藏禅椅为榉木制作,亦是南官帽椅式样,椅盘高度只有一般明式椅的一半,因明式官帽椅承载有礼制的意义,王世襄先生考证其“很可能是寺院禅椅,专供趺坐而制”,而禅椅到了明代已逐渐进入文人生活。翦淞阁黄先生所 藏禅椅则为四出头式样,与本例比较,同为罗锅枨式搭脑,椅盘下也是罗锅枨加矮老,但尺寸更大。综上,四出头式样的如此大型的禅椅,目前实物所见可谓凤毛麟角。
黄花梨大禅椅,前美国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馆旧藏
榉木矮南官帽椅,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
翦淞阁藏黄花梨大四出头式禅椅
本件禅椅是黄花梨木制作,采用出头榫,是一大特色。为四出头式样,尺寸硕大。搭脑一木整挖,上扬罗锅放式,与翦淞阁珍藏禅椅在制式上相似,正面观之,与椅盘下的罗锅枨牙条和谐统一,可见匠心独运。
禅椅有竹制、木制、根瘤原木制,宋代罗汉画中多有表现,如唐卢楞伽《六尊者像图》,和宋佚名《玄沙接物利生图》、《萧翼赚兰亭图》,还有漆木描金堆沥填色者,令我们一窥禅椅的历代发展风貌。
竹制禅椅,唐 卢楞伽《六尊者像图》局部
根瘤原木禅椅,宋佚名《萧翼赚兰亭图》局部
木制禅椅,宋佚名《玄沙接物利生图》局部
这把禅椅体积硕大,从结构上看,为了稳固耐用,所有构件很难再减;从装饰上看,各构件以光素为主,无任何装饰,线脚也舍弃不用,唯方圆结合,匠心巧妙;从审美上看,它简易至空,舒朗通透,能营造一个供人禅思入定的氛围。这种器型简约、无雕饰无髹漆的黄花梨家具,其实仍然是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审美,而且是特殊定制的。
Lot 4560
清早期 黄花梨大禅凳
73.5×61.5×49 cm
参阅:王世襄《明式家具珍赏》图18,文物出版社,2003年,第64页。
没有靠背的坐具,为凳子。体型比一般方凳大、适合供人盘膝而坐的,称为禅凳,传世品较少,尤其黄花梨制作者。
明杜堇《古贤诗意图卷》局部,纸本水墨,28×108.2 cm,故宫博物院藏
此件禅凳尺寸硕大,高束腰,三弯腿,风格典雅,选黄花梨制作,用材厚重,纹理清晰,色泽红润,包浆自然。腿足大料锼挖而成,凳面四框内缘原有的软屉,已被换为木板,但底部仍可见踩边打眼的痕迹,残存棕绳藤条清晰可见。
边抹上舒下敛,至底压窄线。高束腰平直,线条利落,托腮宽厚,与周围上下呼应。牙板缝挖坑门轮廓,从中央出尖处向两侧延展为卷草纹,线条舒展,饱满立体。牙、脚圆格角相交,工艺考究,沿边起婉约的灯草线。三弯腿,足端雕刻卷云纹。
Lot 4558
清早期 黄花梨山水楼阁人物图大笔筒
D:24.8 cm;H:19.2 cm
笔筒以黄花梨木整璇而成,色泽静穆,体量硕大,平口,厚壁,周身高浮雕仙山楼阁,内容极为丰富,仿若一幅山水长卷徐徐展开,烟波浩渺,气势恢宏。
笔筒所雕仙山楼阁,雕工深邃,层次鲜明。笔筒用料极厚,以便展现深雕层次,层云最极致处十层而不止,以刀代笔,工法爽利,多处一剜而就,仿若天然。模拟披麻皴的意味展现山石肌理,林木葱郁,近树沉雄,枝叶细腻,远树层点,与山色云气融于一体。近景细腻工整,丝毫毕现;远景写意之法,潇洒肆意。
←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可浏览全图 →
山石之刚毅,流云之柔美,楼阁之严谨,人物之生动,皆求之极,置于案头可游、可居、可观,卧游天地间无限之大美。
清宁——金石篆刻艺术
Lot 4305
吴让之刻 青田石六面印
4.4×4.4×4 cm
印文:奉檄之余、坐我春风、楚畹农、楚客、杂佩以赠之、草木有本心。
出版:
1、《吴让之印存》第一册,吴隐辑,上海西泠印社刊行,1904年钤印本。
2、《中国篆刻丛刊》第二三卷,P5、P7、P9,小林斗盦辑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3年。
3、《吴让之印谱》P168-169,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,1998年。
4、《中国玺印篆刻全集》第四册,P73,茅子良编,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,1999年。
5、《中国历代印风系列 清代徽宗印风(下)》P74,重庆出版社出版,1999年。
6、《吴让之篆刻及其刀法》,于子良编,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,1999年。
7、《中国历代篆刻集萃》邓石如·吴让之,P52,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,2007年。
8、《篆刻全集》第六册,P54,日本二玄社刊行,2010年。
9、《珍本印谱丛刊·吴让之印存》P11-14,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,2020年
Lot 4309
齐白石及门人刻 青田石五面印
3.5×2.6×2.8 cm
印文:好学不贱、门人半蜀人、八十翁也、害人者百杀、月圆人寿。
边款:好学印直清刊,门人印润泉刊,八十印曼云刊,害人印余自刊也,丙子五日白石记。月圆印白云刊。
Lot 4279
黄士陵刻“仁举江七 季昭长年”寿山石博古钮对章
4.5×4.5×10.7 cm×2
印文:
1、仁举江七。
2、季昭长年。
边款:
1、略参考完白山民意,牧甫作。
2、仁榘江七兄属篆,黄士陵。
出版:
1、《看似寻常最奇崛—黄士陵书画篆刻艺术》图版第75号、第76号,临时澳门市政局画廊出版,2001年。
2、《平直光洁见奇崛—黄士陵作品展》P142、P143,澳门书法篆刻协会出版,2015年。
Lot 4306
吴昌硕刻“迪纯盦”寿山石印章
2.2×2.2×3 cm
印文:迪纯盦。
边款:迪纯盦印,昌硕刻。
出版:
1、《削觚庐印存》卷三,P9,吴昌硕辑,1884年钤印本。
2、《苦铁印选》第三册,P47,方节盦辑,宣和书社刊行,1950年钤印本。
3、《苦铁印选》P155,文史哲出版社出版,1980年。
4、《中国篆刻丛刊》第三三卷,P167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1年。
5、《吴昌硕印谱》P120,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,1985年。
6、《印史留遗》第 8 册,P35,艺友斋刊行,1996年。
7、《苦铁印选稿本》第 2 册,P48,陈康健编,2003年。
Lot 4323
陈鸿寿刻 高树程用青田石印章
1.5×1.5×4.3 cm
印文:迈庵秘笈。
边款:曼生作。
出版:
1、《清代名家印丛》第三册,P15,勃海辑,1872年钤印本。
2、《钟榆仙馆印谱》第四册,P15,吴隐辑,上海西泠印社辑,1910年钤印本。
3、《丁丑劫余印存》第六册,P39,丁仁、高野侯、葛昌楹、俞人萃辑,1939年钤印本。
4、《中国篆刻丛刊》第十六卷,P157,小林斗盦编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82年。
5、《篆刻的鉴赏与实践》P102,日本艺术新闻社,1995年4月。
6、《西泠八家の书画篆刻》P280,谦慎书道会辑,日本二玄社刊行,1996年。
7、《斗盦藏印》P75,谦慎书道会刊行,2005年。
8、《日中书法的传承》P171,日本二玄社 2008年3月。
9、《怀玉印室藏印选》P47,2009年11月。
10、《篆刻全集》第五册,P54,日本二玄社刊行,2010年。
Lot 4331
清中期 寿山田黄石古兽钮印章
2.3×2.3×5.2 cm;58g
此件寿山田黄石古兽钮方章,通体色呈深熟栗,包浆莹润,古光可照。质地凝结,萝卜丝纹缕缕散布于印身。其印身光素,钮雕一古兽回首矗立,其前腿支撑,后腿坐卧,充满了力量感。古兽四足粗壮,线条劲健圆润,造型古拙憨厚。堪称难得的文案佳品。
文人漫生活
Lot 4468
明万历
“清风徐来”仲尼式古琴
通长:119cm,肩宽:18.3cm,尾宽:12.5cm
来源:卢芹斋旧藏
“清风徐来”仲尼式古琴,形制规范,选材考究,工艺制作精良,篆书琴名书写与腹款镌刻均为原写原刻,保存了绝大多数的原始信息,是一床明代古琴标准器。加之其流传有序,状况良好,可谓难得的良琴佳器。
Lot 4544
明 铜豹纸镇
L:7.7 cm;221.2g
RMB:200,000-300,000
纸镇铜制,熟栗之色,兼有朱红,呈卧立之豹形,张口吐舌,嘶鸣状,威严尊贵。前足立姿,一足翻掌向上,颇有动势,后足绻卧,尾部上翘,形如小山,豹身环状斑点,栩栩如生,极为精巧。专配草叶形木座。
Lot 4540
明 铜仙人席镇
H:10cm;652.3g
RMB:250,000-350,000
席镇铜铸,表面斑驳,古朴自然,呈跪卧仙人之姿,发髻高束,宽额大鼻,双眼笑意盈盈,面目丰腴,双腿跪坐,双臂撑地,宽袍大袖,衣褶垂顺,似有竹林七贤潇洒肆意之神韵。
Lot 4502
清早期 紫檀两撞提盒
35.5×19.5×22.8 cm
RMB:80,000-120,000
提盒紫檀为材,呈沉稳玄紫之色,木纹清晰,质地坚实细密。两撞,连同盒盖共三层。用长方框造成底座,两侧端设立柱,有站牙抵夹,上设弓形提梁。每层沿口皆起皮条线,意在加厚子母口。立强皆包铜条,盖顶四角平卧如意云头形铜包角,使器物更为坚固耐磨。
提盒出现较早,宋代书画中就有类似的器物出现。此提盒用料颇精,紫檀木坚固耐用,色泽纹理优美华贵,形态规整稳重大方,装饰得宜,兼具实用性和观赏性。
Lot 4505
清早期 龙眼木雪山大士像
H:32 cm
RMB:380,000-480,000
造像龙眼木为材,坚实细密,色泽静穆。大士为瘦骨嶙峋的苦行僧的形象,剔凿骨骼筋脉,面部的雕造手法高妙,隆高之鼻准,向前探出之下颏,卷结堆积之眉髯,均使两目陷得更深凹,两颐瘦得更枯癯。此雪山大士像容貌奇古而含蓄浑成,将不涉人世的苦修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匠心妙契——仙作家具及工艺品
Lot 4679
当代
红酸枝灯挂椅六只、有束腰画桌、扶手椅成对及几一套十件
辉煌仙艺
灯挂椅:49.8×44.5×107 cm×6
画桌:168.5×90.3×76.5 cm
扶手椅:62×47.7×105 cm×2
几:50×38×70.5 cm
此套家具,十件一组,其中的一件高束腰条桌及六把靠背椅可陈设餐厅和客厅,一对扶手椅和茶几,亦是客厅的座上宾,均采用红酸枝制作。
成对太师椅,继承了清代家具的造型特点,搭脑、扶手均以横竖材相接,简约舒朗,端庄沉稳。搭脑后弯,细节制作用心。靠背板镶嵌瘿木,纹理瑰美,抵住腰部,乘坐舒适。座面硬屉,边抹素混面,束腰平直,腿足微有侧脚,施步步高赶枨,正面脚踏枨下安刀牙板加固。茶几几面以格角榫攒框平镶几心,有束腰,方材腿足同样微微有侧脚,给人稳定之感,底端加横枨和刀牙板,结构严谨。
高束腰霸王枨条桌,不采用常见的罗锅枨,改由霸王枨撑抵桌腿,使条桌更加空灵和清秀。采用标准高束腰条桌的结构,腿子上截露明,伸延至牙条之上。桌面为标准格角榫攒边打槽平镶面心,下装穿带支承,边抹冰盘沿上舒下敛。牙、脚圆格角相交,沿边起流畅的阳线。四足方材,下展为形状美好的马蹄足。此类长桌可用于宴席,亦可用于书斋作画案。
六把灯挂椅,朴素无文,不喧不燥,是坐具中十分经典的椅子类型。搭脑两端出头上翘,形制高挑,三弯弧形高靠背选材考究,纹理美观,后椅腿弯曲,亦为三弯形,使人乘坐舒适妥帖。搭脑弯曲弧度很大,枕部突出。座面硬屉,在制作时稍微的前高后低,使人乘坐时不易滑脱。边抹素混面,底部压一道窄平线。四腿八挓,腿足外圆里方,施步步高赶枨,正面踏脚枨下又安刀牙条加固。
Lot 4675
清 黄花梨米柜
68×55.7×84.5 cm
来源:永盛艺坛
米柜是海南南部地区早期常见的一款老家具,当地人在旧时为结婚嫁妆,用于装放衣服,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,后改为装米。
此米柜黄花梨满彻,木纹清晰流畅,用料厚实,形为长方体,端庄稳重。四足方材,上端雕饰玄纹的柱头,顶盖可掀起,储物便利。正面中央浮雕双鱼纹,形象写实,寓意连年有余。下部挖花形透孔,四面又安壸门牙板加固,线条流畅。足底穿筒靴,起到防潮之用。
Lot 4660
当代 小叶紫檀“芝兰倶化”
68×31×14 cm
落款:“大荒识,朝忠作,林洲刻”
钤印:“大荒”“朝忠印信”
释文:“芝兰倶化”
“
与善人居,如入芝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, 即与之化矣。
”
——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
此天然形茶海,以印度小叶紫檀为材,仿若早春玉兰之一瓣,两侧微微内卷,形成容器,可作茶海。木料玄紫与姜黄双色绞蹂,形成独特纹理,一端与翻卷一侧雕灵芝数丛,相互呼应,似深林芝兰,不以无人而不芳,以喻君子品德高洁,与之久处而受潜移默化。
蔡朝忠,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。一九七三年生于福建仙游,自幼喜爱雕刻,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。致力于意象木雕和文房器物的创作。在形体之外,注意“境”的表现,线与面的把控,形成他鲜明的艺术风格,以表达东方艺术独特的意境内涵。
征集送拍、鉴赏交流、请私信投稿、谢谢!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