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后90后泪目,东莞十大传奇工厂,如今只剩回忆


发布时间:

2024-09-08

铁打的东莞,流水的青春: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过的工厂

“来了就是东莞人”,这句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口号,如今听来,却多了几分岁月的沉淀和时代的回响。对于许多80后、90后来说,不仅仅是一座城市,更是一段挥洒汗水、追逐梦想的青春记忆。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过的工厂,如今,大多已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,只留下回忆里的光辉,照亮着我们曾经的青春。

还记得吗?一和俊玩具厂,那个曾经创造了无数卡通玩偶的地方。 那时候,皮卡丘、Hello Kitty、变形金刚,这些承载着我们童年记忆的玩具,很多都诞生在这里。工厂里,流水线日夜轰鸣,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机器,将一块块塑料、一匹匹布料,变成一件件精美的玩具,销往世界各地。那时的我们,或许对未来还很迷茫,但心中却充满了希望,相信只要努力工作,就能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

而万事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,则承载着许多人对于高科技的向往。在那个手机还是奢侈品的年代,一块液晶显示屏,就代表着先进和时尚。 工厂里,工人们穿着无尘服,在精密仪器前一丝不苟地工作,生产出一块块清晰明亮的液晶屏,为苹果等国际品牌代工。那时候,能进入万事达工作,可是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。

还有东莞济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,新民服饰,中兴电器有限公司铸造厂……这些工厂,或许规模大小不一,行业领域不同,但都曾是东莞制造业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为我国经济腾飞贡献着自己的力量。它们就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,点缀着东莞的夜空,也照亮了无数打工者的梦想。

然而,随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,这些曾经辉煌的工厂,也逐渐走向了衰落。经营不善、技术落后、市场环境变化,种种原因,让这些昔日的明星企业,最终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。那些熟悉的厂房,有的已经改建成商业中心,有的则彻底荒废,只留下斑驳的墙壁和空旷的厂房,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变迁。

铁打的东莞,流水的青春。那些年,我们一起追过的工厂,如今,大多已成为回忆。但那些奋斗的汗水、拼搏的激情,以及共同度过的青春岁月,却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。


机器轰鸣不再:时代洪流下的“世界工厂”背影

时光荏苒,曾经机器轰鸣、人声鼎沸的东莞,如今已逐渐褪去昔日的喧嚣,那些支撑起“世界工厂”称号的传奇工厂,也大多停下了脚步,只留下斑驳的厂房和锈迹斑斑的机器,在时代洪流下,留下落寞的背影。


位于樟木头的一和俊玩具厂,曾是无数80后、90后童年的回忆。机器猫、芭比娃娃、变形金刚……这些承载着快乐的玩具,就诞生在这间厂房里。高峰时期,一和俊的玩具远销海外,年销售额高达十数亿港元,然而,由于经营不善,最终在2008年轰然倒闭,徒留一地唏嘘。

与一和俊命运相似的,还有曾经的“苹果代工厂”——万事达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。1995年,万事达在东莞拔地而起,鼎盛时期,上万名工人在这里日夜忙碌,生产出一块块液晶显示屏,销往世界各地。然而,随着技术的进步,万事达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,最终在2014年停工停产,曾经辉煌的工厂,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厂房,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无情。

2023年,对于东莞制造业来说,是尤为艰难的一年。受全球经济下行、疫情反复等多重因素影响,东莞不少工厂都面临着订单减少、成本上升的困境,一些曾经辉煌的企业,也不得不选择关厂停产。9月28日,成立于2002年的东莞济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宣布解散,曾经热火朝天的生产车间,如今已是一片寂静;9月11日,服装行业的知名工厂新民服饰,也因订单持续减少、亏损严重,正式停产,并终止了全体员工的工作合约;12月31日,拥有近30年历史的日本独资企业——中兴电器有限公司铸造厂,也因订单量大幅下滑,宣布全面关闭……

这些曾经辉煌的工厂,见证了东莞制造业的崛起,也承载着无数打工者的青春和梦想。它们的倒闭,固然令人惋惜,但也折射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阵痛。面对时代洪流的冲击,唯有不断创新、转型升级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
机器轰鸣不再,但我们相信,这并不是结束,而是新的开始。东莞,这座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城市,必将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,创造新的辉煌。


凤凰涅槃:东莞制造的未来之光

当“世界工厂”的光环逐渐褪去,东莞,这座曾经的制造业重镇,并没有沉湎于过去的辉煌,而是选择涅槃重生,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,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。

曾经,东莞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,凭借着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强大的制造能力,迅速崛起为全球制造业中心。然而,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、劳动力成本的上升,以及全球产业链的重塑,传统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为继。

面对挑战,东莞主动求变,积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从“制造”走向“智造”,从“代工”走向“自主”。近年来,东莞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、新一代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等未来产业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,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,这里聚集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,他们研发生产的芯片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等产品,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,更走向了世界舞台。

除了培育新兴产业,东莞还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,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,引进先进设备和管理理念,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。越来越多的东莞制造企业,开始告别“三来一补”的传统模式,走上自主品牌、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。

转型升级的阵痛不可避免,但东莞始终坚定信心,砥砺前行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,引导企业转型升级,优化营商环境,吸引更多人才和资本集聚。同时,东莞还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,加强与周边城市的产业协同,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

凤凰涅槃,浴火重生。今天的东莞,正以崭新的姿态,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。我们相信,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坚韧不拔的奋斗意志,东莞必将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,再创辉煌,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。